2013年5月6日,马来西亚刚结束第13届全国大选,各州各国席成绩已在前一晚陆续揭晓,尽管在剧烈的竞选之下,国阵仍保住政权,尽管纳吉首次领军,为巫统赢得88席国席,比12届全国大选79席还要多,但此时首相办公室内弥漫着沉重且尴尬的气氛。
2013年2月份,新春佳节正要逼近,电视广告出现《纳吉迎春》短片,首相纳吉在短片中击鼓,给华社制造惊喜,但网络暴民趁机揶揄纳吉身穿“寿衣”,导致原是出自一翻好意的短片顿时失焦,大家都在讨论纳吉的衣服究竟是不是寿衣。
从年初一至年初八,在华裔同胞欢庆新年之际,纳吉出席超过10场大型由华团与政党举办的新春团拜,马不停蹄的赶场,作出的动作就是要向华社示好,争取第13届全国大选的支持。
继关丹独中成功申办之后,纳吉批准宽柔到巴西古当设立第二分校,在承认独中统考方面,尽管面对内部压力,纳吉坚持特别通融,最后政府只提出一个条件,即独中统考生需有SPM国语优等(credit)即可,然而董总却不接受这项条件,导致承认独中统考时至今日还是不能完全解决,能够怪谁?
身为首相的纳吉,不顾党内鹰派的压力,一次又一次的向华社示好,却换来不成正比的回报;华裔选民毫不领情,在行动党的煽动下,一面倒的票投给当时的民联,为了改朝换代的虚幻“梦想”,华裔把票投给当年担任教育部长时,只给华校一年10令吉特别拨款的公正党(实权领袖安华),华裔把票投给一心落实神权国,摧毁世俗体制的伊斯兰党,华裔一古脑把票投给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华裔政党,却一直在华文教育课题上“抽水”的行动党。
505全国大选后,国阵成员党,尤其是华裔与华基政党的马华和民政党,分别沦为7-11小党和一国一州蚊子党,纳吉的处处向华社展示善意、讨好,两个华裔华基政党的得票率却如此难堪,这是为何首相办公室气氛会变得如此怪异的原因。
马来海啸真的要来吗?
从2008年的308全国大选,国阵失去槟州、霹雳州和雪州,有人将它形容为政治海啸,505全国大选后,纳吉在面对现实之后,形容此役为“华人海啸”,无他,因为他和国阵的确被华裔拒绝。
检视过去两次的海啸,华裔选民得到什么?除了令纳吉难堪之外,华裔在主流政治的力量一再崩塌,尤其在马华宣布退入内阁不当官的时候,行动党纵然想消费华小课题也难,因为面对巫统和非马华正副教育部长,行动党向来总是客客气气,偶尔还需搂搂抱抱,怎忍心对他们大声问责呢?
马华在505大选只赢得7个国会议席,在总数222个国会议员中只占3%,在华裔选民里面也只获得大约15%的支持,但华社却要求马华做到100%。看看在大选中赢得38个国会议席,获得85%华裔选票的行动党,成为希盟的第一大党,也还是无法说服希盟承认统考。
检视过去两次海啸,华裔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统考不受承认,非穆斯林权益不断受到宗教极端者的侵蚀叫嚣;槟州在行动党的执政下,华裔应当受到更好的对待,然而,槟州政府超过90%的工程由马来人标得,伊教拨款4亿对非伊教拨款700万令吉,也许此时你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因为华裔选票是他们的铁票,无论怎样无理,华裔还是会把票投给他们,何必费心去讨好?倒不如倾全力向巫裔示好还来得实际。
第14届全国大选在即,行动党这次倚着前首相敦马哈迪的土团党,想要靠着敦马的余威吸引马来人的支持,但另一方面,既不照顾华人,但又想保住华裔铁票,他们只好再祭出改朝换代的梦想,声称马来海啸快到了,只要华裔继续保持把票投给反对党,配合上马来人的海啸,一定成事!
马来人不是傻瓜,他们搞政治的能力比华人高明多,当行动党红豆兵正在网络大斗与他们论调不同的华裔选民之际,纳吉却能放下身段到医院探访伊党的哈迪和安华、敦马能放弃前首相的光环离开巫统,成为在野党,难道就不能重回巫统的怀抱?安华和哈迪就真的没有与巫统合作的空间吗?
你是否也发现了,最近行动党不再提及马来人海啸,因为听在马来人耳里,额外剌耳,凭什么行动党要搞到华人大分裂后,也来搞马来人大分裂?坦白说,马来人更期望看到马来人大团结,例如巫伊合一,甚至安华、马哈迪回归,然而华人呢?是否继续愿意保持在野,对着无法实现的事怨天尤人?
承认独中统考到了今天还没有完成,华小增建虽有突破,但还是不能保证未来的发展,谁才是华裔华教的捍卫者?第14届全国大选已不远了,华人应该好好学习马来人的政治智慧。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