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公会党史(1980-1989)


1981

在今年的马华中央改选中,党员响应总会长李三春的呼吁,让6个最高党职的原位者在没有挑战下蝉联。这6个党职是总会长李三春,署理总会长何文翰,副总会长4陈声新、麦汉锦、张汉源及梁维泮

马华新总部大厦建竣,举行隆重开幕大典,由李三春主持,同时,也在新厦举行为期一周的文化节,吸引成千上万的人到来观赏多样化的文化演出。

为了发扬华族传统思想,马华发动了孝亲敬老运动,此运动得到民间热烈响应。

马华于该年,再接再励,推行第二期五大计划:

  1. 成立自立合作社
  2. 成立州控股公司
  3. 成立全国干训中心
  4. 成立马华公会教育基金
  5. 成立华人文物馆
1982

在全国第6届大选中,马华总会长李三春接受民主行动党秘书长林吉祥的挑战,到芙蓉竞选,面对该党主席曾敏兴医生。在这个华裔占多数的选区里,李总会长获得胜利,显示华裔在面对抉择时仍会作为马华后循。在该届大选中,马华在全国都取得辉煌成绩,在国会议席方面,竞选28席共赢得24席,在州议席则竞选62席赢得55席。在大选后不久,未被提名参加大选的何文翰辞去署理总会长职并退党, 党中央在经过讨论后,委任梁维泮为代署理总会长,原任中委的陈群川则填补空出来的副总会长职。

1983

李三春在325日突然宣布辞去总会长职及政府的交通部长职。全国党员纷纷到总部挽留他,唯他表示已作出最后决定。原任代署理总会长的梁维泮升为代总会长并委任麦汉锦为代署理总会长。梁维泮在上任后推出八大方针计划来取代马华的党十大计划。

1984/1985

马华党内各地基层领袖纷纷揭露党内有个集团利用假的个人资料制造众多数目的幽灵党员,要求中央插手制止,可是,马华代总会长梁维泮不处理此事。在317日的中央委员会会议上,针对幽灵党员事件,支持梁维泮及支持陈群川的中委们进行了马拉松争论,以陈群川为首的一派要求设立一个特别委员会来处理此事,可是,梁维泮拒绝此议。陈派在经过数小时努力不果后,向代总会长提呈一份有13位中委签名的要求召开中央代表大会特别会议的请愿书。会议就在混乱中结束。

两天后,在319日上午,梁维泮宣布撤除陈群川的党联邦直辖区主席职及拿督李金狮的党雪兰莪州主席职,同天下午,麦汉锦以党纪律委员会主席身份宣布开除14 位马华领袖及基层党员。被开除的14 人是陈群川副总会长);李金狮副总会长兼马华青年团团长);林良实医生中委);纪永辉中委);黄木良中委);黄俊杰中委);陈德泉中委);黄循营联邦直辖区组织秘书);黄克强医生八打灵再也区会秘书);黄秋八打灵再也区会委员);黄福安雪州马青组织秘书);郭仁德白沙罗区会委员);李继鸿华都牙也支会主席及陈思源八打灵再也区会政治局主任

这项开除行动引起党内外关注,全国党员纷纷发表声明要总部收回开除令,而且共有1499位中央代表在48小时内联名要求召开中央代表特别会议以便撤销纪律委员会的开除令及委任一个特别委员会来调查及处理幽灵党员事件。

党的当权梁派违反基层意愿,拒绝召开特大,而陈派在无法可施下,只好把此事带上法庭,要法庭谕令马华召开特大。

这项讼案期间,马华党内陷入空前混乱状态,当权派四面楚歌。

党争到19851124日才在一个临时委员会的处理下,召开党代表大会选出新的领导层而宣告结束。可是,党的元气已大伤。

在这项特大上所选出的党新领导层主要:总会长陈群川署理总会长拿督林良实医生副总会长拿督陈声新陈立志拿督陈炳坤拿督李金狮另外,拿督纪永辉及邓育桓分别以马青总团长及马华妇女组主席身份按职权担任党的副总会长。李金狮兼任总秘书。

1986

党领导层为贯彻党内民主改革运动的精神,在32日召开特大通过修改党章,削减总会长的特权,明确规定召开代表大会及特别代表大会的程序, 从而避免过去的悲剧重演。

在新领导层积极展开党务之际,陈群川因为私人问题而辞去党职,党中委会经过多次挽留皆不果的情况下,只好沉痛地接受他的辞职。

93日,原任署理总会长的拿督林良实医生,根据修改后的党章,正式出任总会长。署理总会长职由拿督李金狮担任而李氏的副总会长空缺由拿督郭伟杰律师填补总秘书一职由黄俊杰律师担任。黄循营担任全国组织秘书长云时进则出任副总秘书。

党在今年成立了一个监督新经济政策执行偏差工作队,负责研究及监督新经济政策的执行偏差,搜集新经济政策施行过程中的偏差事件与例案。在展开工作过程中,也全面探讨新经济政策的进展,成败及提出建设性的补救准则。随后,马华提出一项马来西亚团结大篮图,它是马华对90年代后的建国策略及立场。

这年的第7届全国大选,马华共竞选32个国会议席,赢得其中的17个。

1987/1988

新领导层这时面对多项严峻考验,包括合作社风暴马华大厦拖欠银行巨款外来移民事件华小高职风波等。

合作社风暴事件发生在7月初,国内24家华资合作社,包括马化合作社,被冻结营业,为数超过50万名的存款人面对血本无归的局面,马华作为代表华裔的政党,义无反顾地为这批存款人力争,党林总会长向政府及各有关当局争取以一元对一元为原则来退款予存款人。在争取过程中,虽然面对无数困难,可是,党的立场坚决,绝不动摇,最后通过慎密策划,终於排除各方阻难和干扰,在内阁中达致协议,成功地为存款人取回每一分钱的存款。

马华大厦拖欠银行巨款的事件是由於党在兴建大厦时经费不足,乃在1982年把大厦抵押给银行以贷款2500万元付还建筑费及装修费。可是,后来发生党争及国家出现经济衰退,使大厦出租率偏低,租金不足以摊还银行,经过连年利上加利,到1987年,党总共已欠银行3600万元,银行随时都可接管党大厦。为免失去大厦,马华发动全国筹款运动,经过半年时间,即在党内筹到1900万元,另外则安排把大厦的49%股权以2070万元代价出售给马化集团,从而一次过清还银行欠款。

外来移民事件是由於在今年的巫统青年团大会上,许多代表纷纷发言指大马华裔为外来移民,甚至质疑我国华裔公民对国家及元首的效忠诚意。雪州马华为以牙还牙,在大会上通过议案,作出反击,此举引起双方激烈争论,国内种族紧张气氛不断升级,此事终被提上内阁,经过讨论后,由副首相嘉化出面谕令各方停止争论,不准互指对方为外来移民,此风波才告平息。

华小高职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多州的教育局调派不谙华语的教师到华小担任校长,副校长等高职,引起华社不满及忧虑,马华领袖在内阁谋求解决却遇到挫折,在民族大义下,乃与华社各主要团体假天后宫举行抗议大会。马华此举,引起马来社会更加激烈的反应,彼方恫言要召集一项150万人的大集会来和华社对抗。由于局面混乱,政府乃援引内部安全法逮捕各党中被视为对国家治安有损的党领袖,被捕者包括来自马华的陈立志、叶炳汉、陈财和、邓诗汉等。过后,马华在内阁力争解决华小高职事件,经过多番争取 ,内阁终同意成立一个5人小组来负责处理。马华在小组中的代表提出的方案是担任华小5高职者必须谙华文,是华校教师,此方案得到小组同意,使这个问题逐渐平息,被捕者也先后被释放。

党前总会长陈群川在198743日辞去务边国会议席,补选订在528日举行,马华选派来自学术界的陈祖排博士为候选人。在补选期间,虽然民主行动党利用合作社事件及诉诸人身攻击来打击马华,可是,人民终于看清当前局面,全力支持马华,结果陈博士以4523张优势票当选。

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林良实医生在党国多事之秋接过领导棒以来,在处理政府事务上面对困难重重,在深思熟虑后,为了打破僵局,解开死结,在1988 101日开始,请了6周无薪假期出国,以表示出他要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决心。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在今年12月,政府正式成立国家经济协商理事会来拟定新的经济政策以取代1990年满期的新经济政策。

1989

在今年一开始,党就面对另一项补选。就是安邦再也区国会补选,马华派翁诗杰参加此项补选,面对一度是马来籍反对党强人拿督哈伦,后者代表由巫统分裂出来的四六精神党出战。这一场补选不但对马华政治前途具有重大影响,也对国家政局有所左右。在全党及国阵成员党的齐心合作下,马华再次取得辉煌胜利。

安邦补选后不久,在321日,马华副总会长丹斯里陈声新卫生部长突然逝世。这是马华的一大损失。已故丹斯里陈从1959年起就中选为文冬区国会议员,是我国独立以来任期最长的国会议员。他生前为国为党皆作出重多贡献。马华谨以隆重党葬来表扬陈氏。

随着丹斯里陈的逝世,文冬区在513日举行补选。我国派出当时担任彭亨州行政议员的拿督林亚礼为候选人。在一场三角战中,林亚礼以8506张优势票当选。林氏随即被委出任劳工部长,并辞去其德伦敦州议席。在德伦敦州议席补选中,马华候选人人简东亮当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