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第三篇)
解开真相之四:总结
陈东海、陈修信、梁宇皋被扣上汉奸败类的高帽马华领袖,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受英文教育。
我们不敢说当时受过英文教育的人都比较有国际观或前瞻性,更不能以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哪一套作为标准,但华人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在英殖民地时期至独立,许多受中文教育的人士,因为语言不通,同时抱着大中华主义,在当时马来亚的掌权者,包括英殖民政府、苏丹、马来贵族、巫统面前,只有自我边缘化,一直自甘处于在野的状态,一方面又对掌权者抱着怀疑的态度,反对党正好利用这种既自卑又想自大的心理,加以煽动和炒作。
试想像,在一个处于历史转折点的时代,华裔在谈判桌上如果按照华人种族主义者那一套大中华主义的逻辑,一味以不肯退让,对抗到底,把退让当成出卖华人的心态与英政府对立,相信时至今天,马来西亚都不可能独立。
在独立后,如果华人仍然以这种对抗心态喊打喊杀,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也不可能发展成中国以外最完整的系统。要知道,马来西亚华教之所以能够继续生存下来甚至发扬光大,并不是如同很多华人种族主义者所自吹自擂,是靠华教运动坚持之类的理想口号,最关键的原因,是这个国家的体制,也就是政府和法律,是承认华教存在的合法性。这是必须靠政治力量去争取和捍卫的,不是在体制外面搞运动、喊口号、发文告就可以做到的。
华裔要自强,首先就不能动不动把自己悲情化,任由有心者的炒作,把自己视为二等或三等公民,这样的心态只会更易被有心人操控,得到的结果只能躲在暗处自舐伤口,试问这是华人所要的人生吗?
在看到所谓的三大汉奸的故事,你有因此过得比较幸福快乐吗?我相信全然相信里面内容的人,你没有因此过得比较快乐,而像我这样,对文章抱着怀疑态度的人,也没有比较快乐,我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写这篇好像为汉奸平反的文章。
或许有人很清高的说“我们不谈种族政治”,“我们要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问题是巫统不放弃维护巫裔权益、国大党不放弃维护印裔的权益,华人却独自一个放弃,这决定是否明智?再说,行动党也不谈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了,你还在奉行他们哪一套?
(全篇完)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