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公会党史(1960-1969)


1960

政府宣布结束紧急状态,虽然马共的威胁仍在。

教育部长达立发表达立教育报告书,华社哗然,并指为在华教颈上挂一把刀。

1961

东姑在527日在新加坡一项午餐演讲会上提出建立马来西亚计划,引起众多议论。马华全力支持此计划。

国会通过1961年教育法令,其中212授权教育部长可在他认为适当时把国民型小学即华小及印小改为国民小学马来小学。华社大力反对。

马华在1110日举行全国代表大会,谢敦禄自行引退,会上选出陈修信为新 任总会长。陈修信为陈祯禄之公子。

1962

印尼总统苏卡诺推展粉碎马来西亚运动。马印两国关系恶化,我国再度处于危机状况。

1963

由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沙巴及砂劳越所组成的马来西亚正式在916日成立。印尼加紧对抗马来西亚,两国关系紧张。

1964

全国在425日举行第2届大选,联盟大胜,马华在所竞选的33席中赢得27席。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欲力挫马华的努力全部失败。是年,人民行动党把矛头指向马华公会,并多次要求东姑让人民行动党进入中央政府取代马华作为代表华人的政党。东姑不为所动,并说巫统绝不会接受人民行动党。

1965

马华中央委员会在6月经过详细讨论后表示碍于宪法所制,不能支持由全国华人注册社团总会筹委会发起的要把华文列为官方语文的要求。

新加坡在8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为一个独立国。马华总会长陈修信在国会辩论此事时表示希望有朝一日,马新再能合并。马新分家后,人民行动党在 大马的组织易名为民主行动党,继续矢力于分散华族政治力量,破坏马华政治势力的邪恶斗争。

国语行动阵线在9月提出华人商店招牌的语文问题,马华与马华青年团与之争论,局面一时相当紧张。联盟当局成立一个行动委员会来研究及提出协议方案。

1966

马华雪兰莪州特别代表大会及马华青年团总团在9月先后议决要求政府从速实现华文列为官方应用文的诺言。此议获得全国大小华团支持。

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在1014日认为马华党内的少壮派是借着争取华文列为官方应用文的课题来对抗党内的元老派。

马华中委会在1019日议决 不支持争取华文列为官方应用文的建议,但是将促使华文在一些范围内作较广泛性的使用,如使用华文於政府通告,表格等,以便政府的政策及指示易於被了解及实施。华社及马来社会对马华此议各持不同看法,华社认为马华不够强硬,马来社会则认为马华要求广泛使用华文是一种沙文主义的表现。

马华在本年杪以违反党纪为由开除沈幕羽党籍。其时,沈氏是马青副总团长,也是华教总会的负责人之一。

1967

马青中央代表大会在7月通过议案创办合作社。这就是马来西亚多元化合作社的源起。

国会在91日通过国语法令,规定马来语为大马国语及唯一官方语文,但也规定任何人皆不可禁止除官方用途外传授或者使用其他语文。马华总会长敦陈修信说这是一项对各族都公平的条文。

1968

马华中委会在23日议决碍难支持独立大学。提出欲创办独立大学的是华校董教总。

马华在323日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吁请政府尽早设立专科学院让高中毕业生得以升入国内的高等学府深造。

由马青发起的马来西亚多元化合作社616日正式成立,马青总团长李三春出任主席,朱正华出任秘书,温成利出任财政。

马华署理总会长许启谟在73日向教育部长佐哈励提呈设立一间高等学府的计划,此计划即是后来的拉曼学院

拉曼学院注册在714日获得批准。马华领导人即紧锣密鼓地筹备使它早日开课。

1969

马华总会长敦陈修信在415日表示说申办独大有很多限制,被当时的报章报道为要独大办成,除非是铁树开花。独大筹办单位及华社对此评语甚感愤怒,使马华的民间声望大降。时逢全国大选举行在即,形势对马华殊为不利。

政府在59日批准独立大学非营利有限公司的注册申请,马华中央教育小组主席许启谟及多名教育界人士与独大代表举行会谈,议决独大及拉曼学院保持密切合作。

第三届大选在510日举行,马华代表联盟参加33个国会议席竞选,却只赢得13席。马华也失去控制多年的槟城州政坛。这是马华创党后初尝败绩,马华在内阁的两位部长工商部长林瑞安及卫生部长吴锦波皆败北。

马华中委会在512日的紧急会议上议决鉴于马华在大选中失利,因此决定退出政府,但仍保留在联盟里。

次日,吉隆坡发生骚乱,也就是所谓的“五一三”事件。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517日,政府成立全国行动理事会,由敦拉萨出任行动主任。

在全国华团纷纷呼吁及基于国家利益下,马华领袖在520日决定重返政府。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