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公会党史(1949-1959)


前言:马华公会的成立背景

1949年,马来西亚还是英国人统治下的马来半岛。由于马来亚共产党进行武装叛乱,英国殖民政府于1948年中宣布马来半岛进入紧急状态,实行军事统治。由于多数马共党员是华人,结果华人便不幸成为英军与马共战争的“夹心人”,受尽苦难。许多华人被英军拘禁,或被逐出境,甚至被抢杀。

几十万乡区华人被赶出他们生活了几代人的村子,他们的屋子连同财物很多就这样被英军一把火烧掉。英政府还准备把这些已经两手空空的乡区华人集体遣返中国。 1949227日, 为了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华人同胞, 马华诞生了

领导成立马华的人,便是著名的已故陈祯禄爵士。马华成立后,成功阻止英政府驱逐华人返中国的计划接着,设法筹款协助那些被集中新村的同胞,盖搭栖身的木屋,提供粮食、医药和金钱的援助,并为他们争取一些最基本的民生设施,如食水供应、流动诊疗所和设立华文小学、民众会堂、图书馆等。在华人最苦、最危急,最须要援手的时刻,马华公会适时成立,挑起扶危解困重担,这是马华公会成立的历史背景。

1949

马来西亚华人公会简称马华公会在本年227日假吉隆坡成立。 陈祯禄被选为首任会长。后获封赐“敦”荣衔。义务总秘书是杨旭龄,义务总财政为邱德懿。其他领袖包括政治青年妇女小组委员会主席李孝式,宣传小组陈修信,社交慈善及文化小组委员会主席梁长龄等。

敦陈祯禄在阐述马华成立主因时说:“我党之成立,近因主要就是因为效忠马来亚的华人在紧急状态下受到苦难,紧急状态不但危及许多华人的性命,威胁华人的切身利益,而且还使人怀疑我们对本邦的传统效忠诚意。其实,许多华人已把马来亚视为自己永久的家乡。

1950


马华在2月开始发行彩票以筹款造福在水深火热中的各地华人,尤其是住在600多个新村里的华人。这些华人被逼迁到新村,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 马华除协助他们搬迁外,也利用发行彩票所筹款项资助他们。

这是一张马华彩票的旧广告。


1951

马华代表团在122日在会长陈祯禄领导下,会见英殖民地政府大臣莱特爵士并呈上备忘录表达对非巫人被摒弃於马来亚联合邦宪法之外的不满。

1952

在本年226日马华与巫统组成华巫联盟参加首届吉隆坡自治市选举及随后在联合邦各地16个市议会的选举。华巫联盟在这些选举中取得压倒性胜利,在全部124个议席中共赢得94席。马华在所参加的43席选中共赢得24席。华巫联盟的这项胜利奠定了后来的三党联盟的基础。

马华中央委员会在620日通过由会长敦陈祯禄提出的改组建议书,把组织性质从福利机构改成政治团体。从这天起,马华才正式成为一个政党并积极参与政治。

马华在119日全力支持全国华校董教总会在吉隆坡中华大会堂举行的反对巴恩报告书及1952年教育法令的集会。虽然如此,殖民地政府控制的立法议会仍在1121日通过这项法令。马华与马来亚华校教师总会及马来亚华校董事总会联合成立华文教育中央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成为华教三大机构的最高领导单位。今年杪,马华在全国各新村开办成人教育班,让村民接受基本教育,在这年里,在全国共有1255班这类成人教育班, 学员数以万计。

1953

殖民地政府在612日通过彩票法令,禁止政党经营彩票。马华被逼停办彩票,也从而失去大量经费来源,使成人教育班因缺乏经费而被逼停课。

华巫联盟联合国内其他团体在823日假吉隆坡举行第一次国民大会 ,通过议案呼吁英殖民地政府早日举行全国大选,选出代表民意的政府。

华巫联盟在1011日举行第二次国民大会,这次会议通过议案来争取国家自治及独立。大会也对英殖政府拟议中的大选民选议席数目感到不满。

马华在12月成立反共自卫团,在年底团员人数达7万名。

1954

马华与华校董教总会於331日联合发表联合邦华文教育备忘录,反对英殖政府之教育政策。这份备忘录是一份划时代的历史性文件。

联盟三人代表团在今年5月前往英国与殖民地大臣举行会谈,要求在行将举行的马来亚联合邦立法议会首届举行中,民选议员应该占多数。这三位代表是东姑阿都拉曼,陈东海及阿都拉萨。

同时,国内各族团体也响应联盟的号召,在各地举行集会支持三人代表团的意见。英政府终对此问题让步,答应在立法议会的98名议员中,民选议员有52名。钦差大臣得另委7人,其中5人应在和赢得最多议席的政党协商后委任。

1954年杪,政府发表教育报告书,引起全国哗然。报告书建议各族学生一起上课,采用统一课程及教学媒介。由於此举势必使华校变质,马华与董教总一致反对,要求废弃此建议。

随着成人教育班停办后,马华改而兴建民众图书馆,该年底,马华在全国各地所推动设立的民众图书馆已有84间,为民众提供丰富的精神粮食。

1955

马华在112日安排华校董教总代表团在马六甲陈祯禄住宅与联盟主席东姑阿都拉曼举行圆桌会议讨论华教问题。董教总要求联盟在大选宣言中列华文为第二官方语文,东姑阿都拉曼认为此事不宜在此际讨论,以免分散争取国家独立的民众力量。但是他保证联盟政府不会消灭各民族语文,文化及教育设施。

马来亚联合邦在727日首次举行自治大选,联盟在民选的52席中赢得51席,其中马华赢15席。

联盟自治政府在82日成立,东姑阿都拉曼为首席部长,马华的梁宇臬出任卫生与社会福利部长,李孝式上校出任交通部长,翁毓麟为邮电部长。 朱运兴为副教育部长。

联盟政府在9月设立内阁教育委员会检讨教育政策,由教育部长阿都拉萨任委员会主席。其后发表的报告书即为拉萨报告书

首席部长东姑在1228日率领政府代表团在华玲和马来亚共产党领袖陈平等人举行和谈,讨论结束内战及紧急状态,共同兴建一个新的马来亚。政府代表团中包括马华总会长陈祯禄,联盟总秘书陈东海,副教育部长朱运兴。由於马共不接受政府所提之条件而致会谈失败。

1956

联盟代表团在东姑领导下於本年1月到英国与英政府举行独立谈判。代表团中马华的代表为李孝式,陈东海。 马华总会长陈祯禄身体违和不能赴会。 经过艰苦的谈判后,在25日,英国政府答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让马来亚在 831日前独立。

英国在5月派李特爵士为首的宪制调查团来马来亚调查及草拟独立新宪法,全国各地华团纷纷向调查团提呈备忘录,要求国内各族得有平等公民权,平等教育制度。联盟三党在822日联合提呈一份自治政府独立宪制备忘录给宪制调查团。

1957

拉萨教育报告书在4月间公布,建议华文小学列入国家教育系统内,并强调各校采用共同课程,参加共同考试。此外也列出国语为所有学校主要教学媒介语的最后目标。华团及董教总群起反对此议。

李特调查团在220日公布其报告书及宪法草案。联盟对此草案有所不满, 而华团也对调查团忽视华人权益表示不满。

在联盟代表团赴英谈判宪制草案前,马华极力向巫统争取及得到巫统同意在独立宪法草案中放宽申请公民权限制并规定在独立后的一年内给予机会,让所有从中国移居本邦多年以及在本邦出世的华人,在无须通过语文考试,只须宣誓的宽大条件下成为公民。

联盟代表团在东姑领导下在59日赴英谈判宪制草案,马华由翁毓麟代表。谈判后,双方达致有关马来亚独立宪法草案的决定。

马来亚在831日宣布成为独立国,首任首相为东姑阿都拉曼。

马华在1114日发动申请公民权运动,使到超过100万名华人在一年内获准成为马来亚公民,享受国民权利。

1958

马华领导层在今年3月出现剧变,在代表大会上,林苍佑医生以89 票对67 票击败敦陈祯禄,成为第二位总会长。朱运兴则击败翁毓麟当选为总秘书。杨邦孝击败陈修信当选为宣传主任。陈祯禄宣布从政坛引退。

1959

马华在426日主催全马华人社团大会,此大会在怡保举行,一致通过华人对教育总要求

马华总会长林苍佑在今年7月在联盟中争取要在来届大选中代表执政党参加104个国会议席中的40席,也向巫统提出华人文教方面的要求。首相兼联盟主席东姑拒绝马华所请,并要林氏收回所提要求。林苍佑未能获得马华中央委员会的一致支持,乃率众退党并飞英渡假。

吉打的谢敦禄医生被委出任代会长。

独立后第一次全国大选在8月举行,马华参加国会32席竞选,获胜19席。

Comments